您当前位置:首页>调查研究>政策解读>正文
“芝麻开花节节高”的碳市场研究之路
2025-05-14 00:00 作者:记者 张一鸣 来源:《中国经济时报》2025年05月13日 
【字体:

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(以下简称“资环所”)的研究中,既有及时回应的“急活”,也有长期跟进的“深活”。从“急”到“深”,碳市场的研究之路,折射出资环所一步一个脚印、“芝麻开花节节高”的研究特点。

2024年年初,资环所接到碳市场的研究任务,这是一份需要在一周内提交的报告,研究人员迎难而上,密集调研,按时提交了高质量报告。此后,资环所继续对碳市场开展深入研究,撰写调研报告,并完成《中国发展报告2024》中碳市场的专题。

资环所里的研究人员对碳市场并不陌生,有的人2008年就参与国内碳市场研究,都参加了2022年资环所牵头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多个部所合作的碳达峰碳中和重大课题。尽管如此,完成2024年年初的碳市场研究任务,依然需要研究人员根据新形势新情况,研究提出新的对策建议,其中最重要的是按照经济学逻辑开展研究。

达到这个要求并不容易,需要加深理论思考,掌握大量真实准确的信息,深入研究国际经验,在把握碳市场发展规律中研判趋势、克服挑战,实现研究能力提升,进而为长期研究奠定基础。

作为为党中央、国务院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的研究机构,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往往需要及时回应,深厚的理论功底是研究人员的标配,同时还要深度调研,关注各方诉求,瞄准政策执行堵点,将理论与实践结合,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。

资环所研究人员坦言,做好工作需要跨学科的知识积累,要“干中学”。所内长期形成的畅所欲言、直面问题的讨论氛围,有利于碰撞思想火花,也有益于个人成长。资环所建立了集体讨论制度,研究人员从资源、环境、能源、气候、生态等不同领域,围绕绿色低碳发展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讨论,充分表达观点,互相启发思路,不断提升对问题的认识水平。

资环所搭建了学习平台,定期交流国际国内最新研究动态,鼓励年轻人多思考、多说多做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传帮带的研究特色,在资环所也得到充分体现。所内经验丰富的专家,学术积累深厚,经常分享最新文献,鼓励年轻人多读前沿文献、多写读书摘要心得,这让年轻人受益匪浅。开放包容的研究环境,为碳市场研究打下坚实基础,多种观点在讨论中交锋,答案越辩越明。

但这只是基础,开展政策研究,重要的是要把技术性很强的报告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、严谨的逻辑深入浅出地写出来,让不熟悉这个领域的人能理解、能看得懂。这考验研究人员的问题分析能力、调查研究能力、报告撰写能力。

资环所所长高世楫告诉记者,资环所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部门,生态文明的研究具有全局性特点。研究人员要树立系统观念,要正面看、反面看、关联看,从环境、生态和经济多个角度看,特别是要关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辩证关系。

研究无穷尽,学习无尽时。资环所研究人员在反复研究中对碳市场的认识不断深入。现在他们正在着手新一轮研究,聚焦中国碳市场改革发展的难点焦点问题。

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,控制碳排放已成为影响中国绿色低碳转型的综合性全局性因素,重要性与日俱增。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,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,走资源效率高、社会效益好、环境效益好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。

碳市场是依靠市场机制去实现减排的重大制度创新。加强对碳市场的研究,折射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“唯实求真,守正出新”的要求。立足于现实问题,尊重规律,寻找创新解决方案。在资环所关注的生态文明研究领域,就是要尊重自然规律,把握生态文明建设规律,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。

过去几年里,资环所承担的“急活”越来越多,将“急”转化为“深”,需要研究人员持之以恒地努力。在对难点焦点问题的攻坚克难中,加上积极包容的研究环境、重任在肩的使命感,最终实现研究工作“芝麻开花节节高”。